耶稣的受难
  • 耶稣的受难

人民500元以

原价

人民501-1000

原价九五折

人民1001-3000

原价九折

人民3001-6000

原价八五折

人民6001-9999

原价八折

人民10000元起

原价七五折

國際運費按重量計,國內郵費到付


耶稣的受难
--基督受死的50個理由/The Passion of Jesus Christ
作者: 約翰.派博 (John Piper) 譯者:

出版社: 美國麥種傳道會 出版日期: 9303

頁數: 188 ISBN: 1932184066 

類別: 聖經論叢/耶穌生平與教訓 適合對象: 適用所有人


誰殺了耶穌?不是猶太人,不是羅馬人,而是神自己。 神因為愛世人,差遣祂自己的獨生子,為罪人死在十字架上。本書為我們說明基督受死的五十個理由,包括:要顯明神對罪人豐富的愛與恩典,要赦免我們的罪,要除掉我們罪,要使我們聖潔、沒有瑕疵、無可責備,要醫治我們道德與身體的疾病,將永生賜給翻相信祂的人,要賦予婚姻最深的意義,要消除種族之間的敵對… 在祂兒子的受死上,神自己是主要的演員。

因此,主要的問題不在於:是哪些人導致耶穌的死?而是在於:耶穌的受死為世界各地的人—包括猶太人、回教徒、佛教徒、道教徒、印度教徒、信奉民間宗教的人、和沒有宗教信仰的儒家與世俗主義者—成就了甚麼? 總歸一句話,最關鍵的問題是:為甚麼?基督為甚麼受苦並受死?這個「為甚麼」,不是指肇因,而是指目的。藉著祂的受難,基督成就了甚麼?祂為甚麼必須受苦如此之多?在加略山上為世人發生了甚麼重大的事? 那就是本書主體部分所要探討的。

作者從新約聖經中蒐集了基督受苦並受死的五十個理由。不是五十個肇因,而是五十個目的。比起「誰殺害耶穌」這個問題,更為無比重要的的問題是:神差遣祂的兒子來受死,為我們這些罪人成就了甚麼?


【基督时报】


美国约翰派博牧师著作畅销不衰,已出版的有50多本,而新书《至高喜乐的传承——在恩典中得胜的人》(The Legacy of Sovereign Joy)也即将面市,他提倡的“基督徒享乐主义”即以神为乐,让神得最大的荣耀。

奥古斯丁、马丁·路德和加尔文不仅是基督教历史上的地标式人物,更是人类历史的改变者,约翰·派博的观察角度奇特,在他即将出版的《至高喜乐的传承》一书中看到,不再是人的崇高品德、伟大能力,而是人的渺小和软弱,以及降临在他们身上的奇异恩典,这恩典中蕴涵着无与伦比的能力,不仅使他们一再得胜,还带给他们至高的喜乐。

约翰牧师是德国慕尼黑大学(University of Munich)神学博士,主修新约研究,1974-80年于伯特利学院(Bethel College in St. Paul, Minnesota)执教圣经研究。自1980年起担任明尼亚波利市伯利恒浸信会(Bethlehem Baptist Church in Minneapolis)的主任牧师。他撰写二十余本书,帮助许多读者,每年一次的全美国特会,也扶持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牧者。美国麦种传道会已经出版他的三本畅销著作: 《耶稣的受难》,《活出热情》,以及《渴慕神 》。 “这是一个颠覆原则的世代,传福音的人也不例外,要受影响,”约翰·派博却是潮流中的异数之一。约翰·派博在当代美国很有影响,也是非常有特点的一位牧师。他立场鲜明,毫不妥协,在圣经真理的原则上没商量,因为他知道要讨谁的喜欢。

约翰·派博生于1946年,父亲是一位开荒布道的福音宣教士,常年四处奔走,所以他基本是母亲一手抚养大的。1980年,他听从主的呼召,成为明尼苏达州明尼纳波利斯的伯利恒浸信教会(Bethlehem Baptist Church)牧师,从此一干几十年。这个教会成立于1871年,是明尼苏达州第一个瑞典浸信会教会,现在已经成为美国影响很大的教会之一。

约翰·派博的主张

要了解约翰·派博这个人,先要看他都主张些什么,提到他的主张,又先要说说“基督徒享乐主义”(Christian hedonism),此享乐非彼享乐,正如渴慕神网站题词所言,“当我们以上帝为最大的满足,上帝就得着最大的荣耀”。他的享乐主义,一言以蔽之曰,以神为乐。

只要看看他被归入哪一类人,你就大概能清楚他的基本主张了。美国年轻一代的巡回布道家保罗·华许(Paul David Washer)(这个人你也该了解,在这里,有部分中文字幕的视频)把派博和以下这些人相提并论:R.C.史普罗(Robert Charles Sproul美国当代著名改革宗神学家)、约翰·麦克阿瑟(John F. Macarthur)、乔治·穆勒(George Muller)、约拿单·爱德华兹(Jonathan Edwards)、乔治·怀特菲尔德(George Whitefield)、查尔斯·司布真(Charles Spurgeon)、雷欧纳牧师(Leonard Ravenhill )、约翰·卫斯理 (John Wesley)、陶恕(A.W. Tozer)和钟马田(Martyn Lloyd-Jones)等。从这个归类,你可以看出约翰·派博是属于哪一类的,以及他的分量。

约翰·派博在中国的影响

由于种种历史原因,中国人对国际社会科学领域以及信仰领域的新发展,形成了一个认识断层。直到最近几年,中国人对较新时代的著名基督教学者、牧师才有了逐步的了解。约翰·派博就是这样一位。

在美国约翰·派博牧师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,他的书畅销不衰,已经出版的就有50多本,有些读者可能读过港台版的译著,如改革宗出版社的《活出喜乐》、《耶稣的受难——基督受死的50个理由》《渴慕神——论禁食祷告》等。他的著作中,最著名的就是《渴慕神——基督徒享乐主义沉思》(Desiring God: Meditations of a Christian Hedonist)。网站“Desiring God”也以这个书题命名,其中文网站“渴慕神”也已经推出,近些年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熟悉。第一本中文简体字版图书《至高喜乐的传承》也要即将面市了。

想对派博牧师有进深的了解,不妨去维基百科和JohnPiperQuotes看看。他的作品不是太容易读,算是保罗所说的“干粮”一类,但我们现在正需要这样的“硬饭”,因为今日是基督徒正在长身体的时候。

约翰·派博简介:

约翰·派博(John Stephen Piper)于1946年1月11日出生在美国田纳西州的查塔努加市。父亲叫比尔,母亲叫路得。在约翰和姐姐还小的时候,派博一家就搬到了南卡罗莱纳州的格林威尔市。在那里,约翰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。约翰的父亲曾是一名巡回宣教士,也曾通过国际广播电台和圣经课程服侍。在2007年离世之前,约翰的父亲一直都活跃在宣教工场上。约翰的母亲于1974年去世。约翰曾在1991年出版的《回归圣经中的男人和女人的角色》(Recovering Biblical Manhood and Womanhood, Crossway Books, 1991)中,在“有何不同”("What's the Difference" Crossway Books在1990年专门出版过这本小册子)那一章中描述和称赞他的母亲。

从1964年至1968年,约翰在惠顿学院(Wheaton College)读书。他主修文学、辅修哲学。当时,他悉心学习寇尔毕(Clyde Kilby)所教授的罗马文学,这激发了他吟诗作赋的天赋。直到今日,他都会时常在特殊的家庭活动中以诗歌的方式来庆贺;每年在降临节四个星期期间,他也为教会编写一些以圣经人物生平为素材的诗歌故事。在惠顿学院期间,约翰与娜艾尔·亨利(Noel Henry)相识,在1968年结为夫妻。

从惠顿学院毕业以后,他于1968年至1971年在加州帕萨丹纳市的富勒神学院(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)学习,获得神学学士学位。在富勒神学院读书的时候,他尽可能地选修但以理·富勒(Daniel Fuller)教授的课。富勒是影响约翰一生最大的“活着的”老师。透过富勒博士,他发现了约拿单·爱德华滋(Jonathan Edwards)的作品,那是影响他最大的“已故的”的老师。

从1971年至1974年,约翰到德国慕尼黑大学攻读新约圣经研究的神学博士学位。他的博士论文《要爱你的仇敌》 分别被剑桥大学出版社和贝克图书公司出版。在得到博士学位以后,他去明尼苏达州的圣·保罗市的伯特利神学院教授圣经研究课程,达六年之久(1974-1980)。

1980年,他听到上帝清晰的话语,呼召他去讲道,于是约翰就成为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伯利恒浸信会(Bethlehem Baptist Church)的主任牧师,直到如今。他和他的同工一起,竭力传扬上帝借着耶稣基督在万事中赐万民喜乐的至高主权。

写评论

登录注册后再评论

耶稣的受难

  • 型号: 耶稣的受难
  • 库存状态: 有库存
  • ¥59.00


0 评论 / 写评论